
最近,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黑海的索契举行了一场外交政策专家论坛,他在会上谈到了多个话题盛谷策略,巧妙地将美国国内的矛盾、乌克兰问题和全球能源争议联系在一起。他的讲话不仅仅是关于外交的讨论,更多的是对美国当前问题的批评和俄罗斯立场的阐述。
普京原本打算谈论美国保守派活动家柯克被刺的事件,但他却特意把另一个名字——迈克尔·格洛斯——拉了进来,进行了对比。这个转折引起了不少关注。
先来说说柯克的案件。9月10日,柯克在犹他谷大学主持的“美国转折点”活动上被人开枪杀害。凶手是22岁的泰勒·罗宾逊,目前已被控谋杀和持枪射击等罪名。犹他州的官员和美国共和党人认为这是一次“有政治动机”的杀戮,而根据起诉文件,凶手自己则表示,他之所以开枪,是因为“受够了柯克的仇恨言论”。更有意思的是,罗宾逊的母亲提到,过去一年,儿子的政治立场发生了大转变,逐渐向左翼靠拢,与父母的立场完全不同。
展开剩余80%再谈谈格洛斯。格洛斯是美国中情局(CIA)高级官员的儿子,去年他竟然加入了俄罗斯军队,并在乌克兰战场上丧生。普京在提到柯克和格洛斯时,明确将两人对比,称“格洛斯为捍卫这些价值观献出了生命,而柯克则因同样的价值观在美国丧命”。这显然是普京的意图,他试图将俄罗斯塑造成美国保守派的“盟友”,并通过强调柯克之死,来强化西方文化冲突的视角。
普京这样做,实际上是在间接表达,当前美国的政治暴力越来越严重,外界对美国的分裂也有了更多看法。这种说法对美国来说无疑是个打击,尤其是在其正面临多重外交危机时盛谷策略,普京这样解读美国问题等于在告诉大家:“美国自己都乱成一团了”。这一说法可能会让美国的盟友开始产生怀疑,也可能激励那些认为美国动荡是一种机会的对手,变得更为大胆。
更进一步,普京还表示,俄罗斯已经追授格洛斯一枚勋章,这枚勋章是由特朗普的特使维特科夫在最近访问莫斯科时转交的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美国中情局对此事件的回应较为冷淡,称格洛斯的死亡是“私人家庭事务,不属于国家安全问题”,并补充说“我们对他的家人的损失深感悲痛”。两国的态度差异十分明显:普京视其为外交筹码,而美国则试图将其压缩为个人悲剧。
接下来,普京话锋一转,直接谈到了乌克兰问题。他警告美国,如果决定向乌克兰提供“战斧”远程巡航导弹,那么局势将会进入“全新的升级阶段”,并且这种举动会“严重损害俄美关系”。不过,普京也强调,俄罗斯军队依然在稳步推进,外部武器援助不会改变力量对比。普京的言下之意一方面是对美国的警告,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国内观众传递信息,告诉大家即使美国继续提供武器,俄罗斯也不怕。
此外,普京还称赞了特朗普在俄乌和平谈判中的作用。他提到去年8月与特朗普在阿拉斯加举行的峰会“富有成效”,并表示与特朗普的合作“很舒心”。他甚至还强调:“我们正在尝试找到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方法,这个做法值得肯定”。普京特意提到特朗普,似乎有分化美国对乌政策的意图。毕竟,当前美国的两党对援助乌克兰的态度有明显分歧,普京的这一举动可能会让共和党内支持特朗普的人,倾向于与俄罗斯谈判和平。
除了乌克兰问题,普京还提到了全球能源争端,特别是法国扣押俄罗斯油轮一事。法国曾在海岸扣押了一艘涉嫌与俄罗斯“影子船队”有关的老旧油轮,马克龙称这是制裁俄罗斯的必要行动。然而,普京对此有不同看法,他认为法国此举是为了转移公众对国内问题的关注,并警告说,任何扣押俄罗斯油轮的行为都可能引发“海盗行径”,并破坏全球石油市场的稳定。
另外,西方还指责俄罗斯是丹麦上空无人机事件的幕后黑手。对此,普京坚决否认,称这些指控只是北约为了煽动紧张局势而故意制造的,他认为这种指责旨在增加国防开支。
普京的这些言辞表明,尽管两国在一些具体事件上互相指责,但从根本上看,这些争端背后还是大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博弈。普京试图通过这一系列言论,将美国描绘成一个深陷内部纷争、矛盾重重的国家。通过柯克遇刺事件、特朗普的赞扬、乌克兰局势、能源争端等问题,普京不断传递出一个信息:西方并非铁板一块,他们自己也有许多未解的内部问题。
总的来说,普京在索契的讲话非常明确,先从美国国内的死亡事件谈起,指出美国的分裂;再转到乌克兰问题,警告美国不要过度干预,同时赞扬特朗普的和平谈判;最后提到能源和无人机事件,反击西方的指控。这些言辞的核心目的无疑是塑造俄罗斯的立场,并削弱西方的舆论优势。面对美国的国内分裂和外交困境,普京无疑在国际上为俄罗斯争取到了更多的话语权和筹码。
发布于:天津市网眼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